惊蛰丨春雷响万物长,百虫醒疫病生
惊蛰,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,
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
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,
冬眠的动物被惊醒,
人们便称这天为“惊蛰”。
预示着,生命在这一刻重生。
故有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一说。
惊蛰·诗词
《惊蛰二月节》
元稹·唐
阳气初惊蛰,韶光大地周。
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鸠。
时候争催迫,萌芽互矩修。
人间务生事,耕种满田畴。
《观田家》
韦应物·唐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丁壮俱在野,场圃亦就理。
归来景常晏,饮犊西涧水。
饥劬不自苦,膏泽且为喜。
仓禀无宿储,徭役犹未已。
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。
惊蛰·三候
古人将“五天”分为“一候”,“三候”即为一个节气。
● 一侯:桃始华
惊蛰之日,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。
● 二侯:仓庚鸣
春风和煦,阳光灿烂,仓庚(黄鹂)从一条枝桠跳到另一个,唱着“春来到”。
● 三侯:鹰化为鸠
仲春之时,天空不见飞翔的雄鹰,只看到鸣叫的鸠(布谷鸟),古人就以为鹰变成了布谷鸟。
惊蛰·习俗
● 惊蛰吃梨
惊蛰节气比较干燥,易外感咳嗽,吃梨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,以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● 蒙鼓皮
惊蛰是雷声引起的。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
● 打小人
妇人会在惊蛰这天,一边用拖鞋拍打纸公仔,一边口中念念有词,寓意驱赶小人和霉运。
惊蛰·养生
● 郊外踏春赏花
春天三月,天气晴好,桃花正值盛期,令人向往。
风入肝,可助肝气抒发,同时户外活动可以更多接触阳光。
登山可以养阳气,极目远眺还能养眼,肝开窍于目,是养肝抒肝之法。
● 穿衣以捂为主
惊蛰时节气温变化大,穿着上要注意保暖,预防感冒。
暴露在外的肢体,易受风寒侵袭,出现发凉、麻木、酸痛等不适,久之会引发关节炎。
适当春捂,不要那么快脱掉冬装。
● 饮食多吃清淡
惊蛰后将明显变暖,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。
因此,推荐多食一些春笋、芹菜等对肠胃蠕动有很好效果的粗纤维蔬菜。
春天肝气旺易伤脾,故要少吃酸,多吃甜食以养脾。
惊蛰·艾灸
古时惊蛰要防疫,不仅因为蛇虫鼠蚁开始活动传播病毒,惊蛰带来的温暖,也给了病毒最好的滋生环境。
加之惊蛰时节风邪肆虐,所以很容易产生各种疫病。
而针对这些问题,古人早就为我们准备了好方法:艾草(烟熏+艾灸)。
“艾”我就灸我(弦歌堂·温灸条)
1、烟熏
古人在惊蛰当天,就有用艾烟熏室的习惯,为的是杀虫灭菌,防病养生。
熏艾的过程中,产生的药性烟雾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的作用,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。
2、艾灸
《扁鹊心书》记载:保命之法,灼艾第一。
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刺激体表穴位,达到温阳散寒、通经活络、升阳固脱的作用。
不仅可作为增强体质保健之用,也可起到一定的除菌抑菌、预防病毒扩散作用。
惊蛰艾灸穴位推荐:大椎、肺俞、中脘、关元、足三里。
愿你不负春光
不负韶华 不负自己
用艾唤醒蛰伏的生命
给予你一鸣惊人的力量